分析型液相色谱系统是有五大部分构成:动力系统,进样系统,分离系统,检测系统,数据分析和记录系统构成。其中动力系统是指泵;进样系统是指六通阀和进样针,或者自动进样器;分离系统是指色谱柱;检测系统是指检测器,一般有紫外检测器,荧光检测器,示差折光检测器,MS检测器等等;记录系统是指电脑工作站等,而连接这些设备的都是由一根根不锈钢管或者PEEK管构成。
1、动力系统:
分析型液相色谱系统的动力,实际上是钢瓶中气体的压力。而液体,它只有通过泵的转动而使之流动。我们做一个类比:血液类比成流动相,心脏类比成泵。血管类比成各不锈钢管。那么,血液在心脏作为动力系统,流经着身体的各个系统。如果心脏跳得快点,那么血流量加大,那么血压升高。同样,泵流速提高,流动相流量增大,那么色谱系统压力增高;如果血管被压迫半堵了,那么同样的心跳速度,压力也会增高。同样道理,如果色谱系统被污染,那么污染物堵在色谱柱头,或者各连接口等,那么泵同样的流速,就有可能压力变大。液相色谱主要出问题的就是压力莫名地增大,一般认为是色谱系统被污染而堵,解决的方法就是查看各个部件,或者用过滤过的异丙醇清洗流路等。
2、进样系统:
现在很少用到手动进样了吧。大部分都用自动进样。自动进样确实方便,只要安排好配制过的样品的位次,那么开动sequence run 就一个个地分析了。要不说说手动进样吧。进样设备是一个六通阀。其中要进样的时候,需要将六通阀转到load状态,由于六通阀后面装了一根定量环,所以,样品一定以大于三倍定量环体积地进去,这样,保证定量环中充满着样品,可以避免进样误差。打个比方,如果定量环是20μl的,那么我们打入>60μl的样品。然后转到inj状态,即可。还有需要注意的是,HPLC 的进样针是平头针,而GC的进样针一定是尖头针。因为气相进样要刺穿隔垫,需呀尖头,而尖头容易划伤金属,所以分析型液相色谱系统用的是平头针。
3、分离系统:
分离系统是分析型液相色谱系统的核心。我们现实生活中需要分析的样品都是混合物。所以,分离后在分析。比如我们分析酱油中肌苷酸鸟苷酸,那么酱油进行稀释处理,注入色谱仪,肌苷酸,鸟苷酸由于性质不同被分离成两个峰。同时酱油中其他物质也被分离。使得肌苷酸,鸟苷酸两个峰十分清楚地呈现。我们需要清楚的是,样品的测试要保证测试的物质被有效地分离,而不需要测试的物质,没有必要让其分离,这可以节省分析时间。
4、检测系统:
HPLC的检测器有紫外-可见检测器,(UV-VIS),荧光检测器(FD),示差折光检测器(RI),MS检测器等等对于这些检测器,简单来说,是两点:被检测和浓度越大面积越大。对于示差折光,它是通用性检测器,但是灵敏度不够。测试一些没有紫外基团的物质,比如如糖等。
5、记录系统:
分析型液相色谱系统记录系统主要记录色谱图,并且对色谱图进行面积计算(积分)。同时可以用软件计算出其他,比如峰宽,塔板数,拖尾因子等。同时也可以通过输入称样量和稀释倍数,计算出测试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。